您当前位置: 交通物流网ChinaTLN.com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造船业该往哪儿转舵
相关专题: 海运新闻 发布时间:2013-04-10
资讯导读: 尽管2013年的春天已经到来,但造船业仍然身处寒冬,且寒意愈发刺骨。

尽管2013年的春天已经到来,但造船业仍然身处寒冬,且寒意愈发刺骨。

从去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船业的滞后影响越来越明显,造船完工、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量同比都出现大幅下降,企业普遍面临交船难、接单难、盈利难的窘境,全行业的亏损企业数量超过300家,亏损额同比大幅上升超过150%。

2013年前两月的数据显示,全国造船完工量仍然下降,且工业总产值出现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下降,生产经营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借助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那几年的好光景,我国造船业在总量上迅速增长,并超过日韩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保持着造船完工、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这三大指标的世界第一。为什么这个“世界第一”却难以给企业带来效益?

问题出在结构上。目前我国造船仍然以低附加值的“大船”为主,如散货船、矿砂船、集装箱船等,这类产品受国际航运市场波动影响很大,一旦航运不景气,这类船的订单就会大幅下降,利润也会大幅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企业还能赚个微利,多数企业则只能“造一条赔一条”。

实际上,就在我们还在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欢呼雀跃的时候,世界造船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全球经济缓慢增长、国际造船新标准不断出台、新技术不断涌现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市场需求已经转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比如液化天然气(LNG)船、特种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整个行业正在向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

反观我们的近邻——传统造船强国韩国、日本等,虽然这几年在总量上被我们超越,但日韩的船企更敏锐地嗅出了市场的变化,在新技术的储备上走得更早、更快。日本企业前几年开发出一批大幅降低能耗和排放的生态环保船舶,韩国和新加坡企业则占据了海工装备这一高附加值领域的大半江山。因此,日韩船企的日子相对好过得多,而我们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论是为了困境求生,还是为了长远发展,我国船企都到了必须“转舵”前行、加快结构调整的时候。一方面要顺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密切联系船东,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船舶、高附加值船舶,以技术引领转型。另一方面,企业应认真分析自身的特长、优势,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努力成为细分市场的引领者。

换个视角看,市场低迷也为我国船企追赶技术上的差距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由于经济面临困境,不少造船技术先进国家的企业和研发设计机构开始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我国船企可以利用有利的市场和资金条件,与欧美先进造船企业开展合作,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迅速补强自己在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

同时,在接单困难的情况下,调结构也不必拘泥于造船。造船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在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结合市场发展非船产业,努力实现从单一产品向相关多元、从船用市场向其他装备市场的转型。

来源:中国物讯网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